这首《望海潮》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梁启勋所作,描绘了一幅海边夜晚的宁静而深沉的画面。开篇“飞帆来去,吟蛩断续”以帆船远行和秋虫低吟,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沉沉大地山河”展现出广阔大地与山河的壮丽景象。
“风卷暮潮,天浮暝色”描绘了傍晚时分海风卷起潮水,天空被暮色笼罩的动态画面。随后,“芦边骤起渔歌”则以渔歌的突然响起,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份生动与人间烟火气。“良夜也蹉跎”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迢迢银汉,云薄秋罗”描绘银河如细丝般横跨天际,云层轻薄如秋日丝绸,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接下来,“乱石纵横,依依杨柳自婆娑”则通过描绘岸边的乱石和随风摇曳的杨柳,进一步渲染了海边的自然景观。
“冰轮乍涌澄波”中的“冰轮”指明月,月亮在澄清的海面上升起,明亮而晶莹。“玲珑玉宇,明媚姮娥”借月宫和嫦娥的形象赞美月色的皎洁。词人感叹“孤洁自怜,清辉共赏”,表达对月光的欣赏和自我洁净的追求。
最后,“无语奈天何”流露出词人面对美景的无奈,只能默默欣赏。而“漾琉璃、万顷潋滟相磨”则以琉璃般的水面比喻月光下的海面,形象地描绘了月色与海水交融的美景。词人在“窥户徘徊,一天凉露静中过”中结束,留下读者想象他在静谧的夜中独自品味这份清凉与宁静。
整体来看,梁启勋的《望海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边夜晚的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