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六二)

非思量处,无住而住。离名象时,不为而为。

香象定中渡,寒蟾照复移。

世间了了虚空相,人事丛丛混沌眉。

饱参底句如何举,饭罢摩挲篾肚皮。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的作品,以禅宗的意境和修行体验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禅定中的景象,表达对超越世俗理解的智慧境界的追求。

"非思量处,无住而住",意指超脱于思维之外,达到心无挂碍的境地,即"无住",但又自在存在,不需刻意追求,这就是"而住"。

"离名象时,不为而为",强调离开名相与刻意为之的状态,自然而然地遵循事物的本性而行,体现禅宗的"无为而治"理念。

"香象定中渡,寒蟾照复移",运用象征手法,香象比喻修行者的心灵,定中渡过象征修行的困境,寒蟾则代表时间的流转,暗示在静定中度过岁月。

"世间了了虚空相,人事丛丛混沌眉",描述出世间万物看似纷繁复杂,实则皆为空幻,人事如混沌未开之眉,揭示出世间万象的虚妄。

最后两句"饱参底句如何举,饭罢摩挲篾肚皮",以日常生活的细节作结,表达禅修者对佛法深入领悟后的洒脱,即使饱读经书,也不过是饭后闲暇时轻轻摩挲竹制的禅具,流露出一种淡泊随性的禅意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历程,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九)

瘦骨岩岩,残毳毵毵。坐寒云巘,心空月潭。

虚应亡机而若谷,深禅有口而如钳。

槃珠勿遗其色,囊锥不露其尖。

皇道大平没棱角,自然雨五而风三。

形式: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四三)

性不疏通,机不捷敏。颓慵陋见闻,急快失容忍。

一默清秋兮芙蓉华开,万态浩春兮葛藤蔓引。

形式: 押[轸]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九七)

妙了常存,幽灵不昏。偏正旋枢臼,离微见道根。

微尘破处大经出,冷口开时诸佛吞。

随缘历历,得用门门。成褫家事,分付儿孙。

形式: 押[元]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五八)

南台之静,中邑之应。圆明之知,平等之性。

烂柯棋局樵,钓雪华亭艇。

披丛林明白之襟,握云水清凉之柄。

动自风流,閒宜月定。

心闻况是赏音,相廗何妨打令。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