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风驾高浪,偃蹇龙虎姿。
萧条犹在否,寒日出雾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力量。开篇“长风驾高浪”一句,以气势磅碜的长风比喻作者内心的豪迈志向,它像驾驭着高高的波涛,显示了一种超越世俗、傲视群雄的态度。“偃蹇龙虎姿”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宛如龙虎般不可一世而轻视。接下来的“萧条犹在否”一句,通过对萧萧竹声的提问,传递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气氛,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留恋和不舍。
末了两句“寒日出雾迟”则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又宁静的景象,阳光透过薄雾,给人的感觉是时间似乎被拉长了,显得分外悠闲。这也许是在用自然景物来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淡定,或许是在表达一种期待,在寒冷而又宁静的日子里等待着某种启示或突破。
整体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情感留恋。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气敌万人将,独在天一隅。
向使国不亡,功业竟何如。
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
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世以成败论,操懿真英雄。
中夜怀友朋,百年见存没。
风吹苍江树,寒月照白骨。
故人入我梦,相视涕阑干。
四海一涂炭,焉用身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