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遇二诗(其二)

行止非人所可为,疏慵何事不违时。

已惊梦里鸡鸣早,翻笑人间鹤到迟。

剡曲船回空此兴,洞庭飞过怕渠知。

依然身世溪亭上,售用新添五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和梅遇二诗(其二)》由南宋末至元初时期的诗人牟巘所作。牟巘以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著称,此诗亦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联“行止非人所可为,疏慵何事不违时”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规则的不屑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并非世人所能理解,而他的疏懒与慵散,又何曾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与内心的呼唤。

颔联“已惊梦里鸡鸣早,翻笑人间鹤到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在梦中,鸡鸣声早起,似乎预示着忙碌的一天开始,而在现实中,鹤的到来却显得过于迟缓,这既是对现实世界节奏的讽刺,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颈联“剡曲船回空此兴,洞庭飞过怕渠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想象自己在剡曲(指剡溪)旁划船游玩,享受着这份闲适的乐趣,但又担心这份快乐被他人知晓,可能带来纷扰或打扰,体现了诗人对纯粹自然之乐的珍惜与守护。

尾联“依然身世溪亭上,售用新添五首诗”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身处溪亭之上,面对自然美景,灵感涌现,创作了新的诗歌。这一句不仅呼应了前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我情感与思想的方式,将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诗歌创作来抒发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高贤孺厚斋使君之令子自番来霅访明亲旧此意甚古岁辛亥余识厚斋金陵通守之舍堂陪朔斋刘公饮海棠花下俯仰四十五年追念悽然

厚德流光报必丰,当年齿稚已奇童。

兰芽秀擢孤根内,华表惊呼一梦中。

肯向陈人论世好,绝知新句有家风。

海棠花下看钟蒋,说著令人念此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王梅泉黄静斋载酒问花

逃疟形容兀似槎,谁寻独树老夫家。

高人早擅无双誉,佳客争看第一花。

已为义尊成酩酊,更誇信笔写葩华。

斑斓小草真儿戏,得借馀光亦所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吾五十年间未尝一杯自寿汝曹所知者今乃力营甘旨为七帙庆事出创见欲深避去复不可使汝曹他日懊恨亦如吾者小诗答渠勤意丙申正月十五示诸儿

七十新年未尽穷,香醪满泛馔尤丰。

便同五鼎为吾养,汝有双亲胜乃翁。

一念自能通造物,诸孙更与振家风。

华灯璧月今何夕,春在亲情笑语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六日谢郡官两学及乡里朋友

七帙空馀永感情,南园养病闭柴荆。

一朝破戒为儿子,四坐合并表友情。

地主每能容枯蘖,天公特为放新晴。

馀年得此今多幸,白发倾攲一醉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