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中中秋》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描绘了在舟中度过中秋佳节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首联“楼外与楼头,无如一叶舟”,以对比的手法,将高耸的楼宇与渺小的舟船相对比,凸显出舟中人的孤独与渺小感。接着,“风轻随月走,江远与天流”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月光下江面波光粼粼、风轻月移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好是今宵满,新于曩日修”表达了诗人对当前中秋之夜的特别喜爱,认为它比往昔更加美好。接下来,“水云相汗漫,襟袖独飕飗”则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清凉与广阔,水天一色,云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
“皓采通千隙,寒芒洞六幽”描绘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江面上的景象,仿佛千丝万缕的银线,照亮了深邃的夜空。而“无枝空绕鹊,有约不惊鸥”则通过自然界的鸟儿,表现了中秋之夜的和谐与宁静,没有纷扰,只有自然的韵律。
“汉掌仍承露,秦貂未换裘”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淡泊。最后,“弗须占蚌腹,已自压江楼”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中秋之夜的月光之大,足以覆盖整个江楼,展现出月光的壮丽与神奇。
整首诗通过对舟中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