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晴岚师消夏诗原韵(其一)

长夏难消暑气迷,乘风一棹泛河西。

垂杨柳下渔眠处,借问纤菱可出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乘舟于河上,感受微风拂面的清凉,周围景致宁静而富有诗意。首句“长夏难消暑气迷”点明了季节与环境,夏季漫长,暑气难消,营造了一种炎热难耐的氛围。接着,“乘风一棹泛河西”描述了诗人乘船游河的情景,乘着微风,悠然自得地泛舟于河流之上,寻求一丝凉意。

“垂杨柳下渔眠处”一句,画面感十足,垂柳依依,河畔有人在垂钓休息,营造出一幅静谧和谐的画面。垂柳不仅增添了景致的美感,也暗示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悠闲。最后,“借问纤菱可出泥”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水中植物纤菱的好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与欣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是清代文人描绘夏日风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

朱晓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晴岚师消夏诗原韵(其二)

风送荷香竹影清,蝉声唱出豆花棚。

日长午倦临窗坐,一卷闲书作枕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夏夜偶占

满天星斗恍如秋,点点萤光任去留。

怅望云山隔南北,惟思明月照他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白莲花(其一)

骨秀亭亭映晓烟,临风绰约更堪怜。

品超不羡群芳艳,素质偏宜耐暑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白莲花(其二)

静志幽香品格佳,纤泥不染质无瑕。

皎如玉树亭亭植,不枉名称君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