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辛兖州巢父卢副端岳相思献酬之作因抒归怀兼呈辛魏二院长杨长宁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

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

虽有明日期,离心若千里。

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

羁游复牵役,皆去重湖水。

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夜晚的号角在高高的城墙上响起,恋人们在席间起身。
举杯欲饮却未能尽醉,因为离别已在秋风中弥漫。
虽然明日仍有约期,但此刻的离别心情仿佛相隔千里。
回忆起过去的欢乐反而增添惆怅,未来的相聚恐怕还会如此。
多么希望能延长这夜晚,至少在一次宴会上享受欢喜。
在外漂泊的人又加上了新的羁绊,都远离了那片重湖之水。
不知何时能乘舟归去,我愿与几位好友一同返回。

注释

暮角:夜晚的号角。
高城:高高的城墙。
情人:恋人。
坐中起:席间起身。
觞:酒杯。
醉:尽醉。
分散:弥漫。
秋风里:在秋风中。
明日期:明日的约期。
离心:离别的心情。
前欢:过去的欢乐。
惆怅:惆怅。
后会:未来的相聚。
如此:恐怕还会如此。
夜淹留:延长夜晚。
一回终宴喜:一次宴会上的欢喜。
羁游:漂泊。
牵役:新的羁绊。
重湖水:那片重湖。
归舟:归去的舟船。
数君子:几位好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思念与哀愁。开篇“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即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悲凉的氛围,暮色中的角声在高城回响,让人不禁想起远方的情人。诗人通过“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表达了自己饮酒却难以忘情,只能将这份哀愁随着秋风飘散。

“虽有明日期,离心若千里”则更深化了这种思念之痛,即使知道明天就可以相见,但此刻的心境,却如同与爱人相隔千里。接下来的“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重逢的无奈预期。

诗中的“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则透露出一种渴望与爱人共度良宵、享受一时之欢的愿望。然而,现实总是骨感,如“羁游复牵役,皆去重湖水”所示,诗人的自由和快乐都被生活的枷锁所束缚。

最后,“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回忆,虽然身处远行,但心中仍然记挂着那些志同道合之士。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世间离别与相聚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

十年官不进,敛迹无怨咎。

漂荡海内游,淹留楚乡久。

因参戎幕下,寄宅湘川口。

剪竹开广庭,瞻山敞虚牖。

闲门早春至,陋巷新晴后。

覆地落残梅,和风袅轻柳。

逢迎车马客,邀结风尘友。

意惬时会文,夜长聊饮酒。

秉心转孤直,沈照随可否。

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后宫曲

初入长门宫,谓言君戏妾。

宁知秋风至,吹尽庭前叶。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早春曲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

垂杨摇丝莺乱啼,袅袅烟光不堪剪。

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

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

侬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迹。

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独不见

前宫路非远,旧苑春将遍。

玉户看早梅,雕梁数归燕。

身轻逐舞袖,香暖传歌扇。

自知秋风词,长侍昭阳殿。

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