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儿女成围。
欢笑尊前月照之。阿连高秀。千万里来忠孝有。
岂谓无衣。岁晚先寒要弟知。
这首《减字木兰花·其十三》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他以夜雨为引,表达了对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和人生感慨。"当年夜雨"四字,勾勒出回忆中那个共度风雨的夜晚,时光流转,如今两人都已头发斑白,但仍相互依靠,无论生活如何变迁,亲情始终如一。"儿女成围"描绘了家庭的温馨与热闹,他们在欢笑声中举杯对月,共享天伦之乐。
接着,词人称赞弟弟阿连品行高洁,万里之外也能展现出忠诚孝顺的美德,这不仅是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家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岂谓无衣"化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表示即使在艰难时刻,兄弟间也会互相扶持,体现出手足之情的深沉。最后,"岁晚先寒要弟知"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即使在寒冷的晚年,也要让弟弟明白这份来自兄长的关怀和提醒。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和典故,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庭责任和道德价值的坚守。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金捍拨春风手,帘幕重重音韵透。
梅花破萼便回春,似有黄鹂鸣翠柳。
晓妆未惬梅添就,玉笋捧杯离钿袖。
会拼千日笑尊前,他日相思空损寿。
乍晴秋好。黄菊敧乌帽。不见清谈人绝倒。
更忆添丁小小。蜀娘漫点花酥。酒槽空滴真珠。
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围。
相见无因梦见之。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
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浓云骤雨。巫峡有情来又去。今夜天开。
不与姮娥作伴来。清光无外。白发老人心自会。
何处歌楼。贪看冰轮不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