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

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琅玕已满坡。

门口直开三径入,楼中应待七贤过。

昼长苍雪飘帘幕,夜静清风响佩珂。

最好年年雷雨后,阶庭添得锦绷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翁离去后的景象,以及其留下的琅玕林与翠楼的幽雅氛围。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过往人物的怀念。

首联“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琅玕已满坡。”以问句形式开篇,表达了对仙翁离去后的关切,同时点出其亲手种植的琅玕树如今已遍布山坡,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门口直开三径入,楼中应待七贤过。”运用典故,以“三径”比喻隐居之地,“七贤”则暗示了高洁之士的聚会,描绘出一幅隐逸而高雅的生活场景。

颈联“昼长苍雪飘帘幕,夜静清风响佩珂。”通过“苍雪”和“清风”的描写,营造出白天与夜晚不同的宁静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尾联“最好年年雷雨后,阶庭添得锦绷多。”以“雷雨后”象征着新生与变化,预示着每年雷雨过后,阶庭上会增添更多的美丽花朵,寓意着生命不息、美好常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穆先生

闻说当年谒至尊,布袍藜杖入军门。

六韬适遇风云会,二子皆承雨露恩。

丘陇岂期身遽殁,功勋应与国长存。

董公遮道真奇事,太史于今可并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其一)

紫禁春回景物饶,千官陪宴赏元宵。

楼台和影来三岛,灯月交辉彻九霄。

锦队喧时呈角抵,翠华临处奏箫韶。

太平气象年年好,万国讴歌仰圣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其二)

人间元夕喜天晴,况复繁华在帝京。

凤辇遥临双阙迥,鳌山高耸万灯明。

春风车马填都市,夜月笙歌满禁城。

不是吾皇重时令,要同黎庶乐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其三)

翠耸鳌山对阙开,万灯森列映楼台。

初疑星宿薇垣聚,又见神仙阆苑来。

火线走空飞夜电,香车填道动春雷。

臣民共乐恩光里,愿献吾皇万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