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饮马窟》,由明代诗人李时勉所作。通过简短的四句,诗人描绘了一幅边塞饮马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句“饮马长城窟,马多水不乾”,以“饮马长城窟”开篇,点明了地点和活动——在长城的某个洞穴中饮水。这里,“窟”字不仅指出了饮马的具体地点,也暗示了环境的险峻与荒凉。接着,“马多水不乾”一句,看似描述了马匹众多,饮水充足的情景,实则暗含了对边疆生活艰苦、资源有限的感慨。
第二句“无人到关塞,甘好有谁看”,转折之处,诗人将视角从饮马的日常活动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边关之地,人烟稀少,即便是美好的事物,也无人欣赏或知晓。这不仅是对边塞生活孤独与寂寞的写照,也是对边防将士们默默奉献、不被外界所知的深情赞颂。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以及对边防将士们的深切同情与敬意。李时勉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融入对边疆景象的描绘之中,使得这首小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