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作

乱峰高映斜阳赤,谷里人行已深黑。

溪南新月透山来,千朵白云遮不得。

东西秋水隔一村,跣涉尚喜山泉温。

山村树湿昨宵雨,石屋泠泠出蛮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傍晚的景象。"乱峰高映斜阳赤"写出了夕阳西下时,山峰错落有致,映照着一片红艳的余晖。"谷里人行已深黑"则暗示了山谷深处,天色渐暗,行人归家的踪影消失在昏暗之中。

"溪南新月透山来"转而描绘了月升之景,明亮的新月从山后升起,试图穿透云层,但"千朵白云遮不得",形象地表现出月光与云层的对抗,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东西秋水隔一村"描述了村庄被山水环绕的宁静,"跣涉尚喜山泉温"则流露出诗人涉水过河时感受到的山泉温度适宜的喜悦,透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最后两句"山村树湿昨宵雨,石屋泠泠出蛮语",通过"树湿"和"昨宵雨"描绘了山村夜晚的湿润清新,"石屋泠泠出蛮语"则以石屋的回声,仿佛能听到山民的语言,增添了山村生活的原始与质朴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傍晚的景色,以及诗人行走其中的感受,展现了清幽静谧的山村风光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自慧聚寺北行历化阳朝阳观音诸洞晚上极乐峰作

峰形南北殊凹凸,入地上天皆一日。

潜行五里不见天,蜡炬光远空浮烟。

莓苔森森绿疑梦,蝙蝠手扪皆不动。

一风冲出微带腥,足底万窍声俱鸣。

好奇径欲穷颠末,行僮失声炬将灭。

四人急转我后来,风黑恍有千人追。

是时屈指当交酉,出洞见天天尚昼。

饮泉百盏神始清,坐调鼻息方远行。

树巅斜行途转窄,鸦点扑人如雨黑。

东行一洞势较低,一洞复出清泉西。

斜阳沈沈岭头落,客意极疲龛极乐。

下方已黑天顶青,侧帽恐碍当头星。

形式: 古风

涉汉欲至岘首舆丁误入九宫山时日已将暝因小憩而返

山光欲雨江欲晴,云黑复白波微明。

此时击楫涉江去,薄暝始向前山行。

林梢一抹斜阳色,高下山溪一千尺。

云中道士来远迎,语不分明指碑石。

累累林果红一山,倾耳祇觉禽声蛮。

道旁䃰石削如铁,山溜滴沥苔花斑。

沿冈久立怯北风,送客出户闻敲钟。

昏江棱棱水声起,却喜一星明舵尾。

形式: 古风

阿江泛道中

一山途四出,晓日正当头。

好鸟背人立,清泉择地流。

雾归僧阁暗,云出寺门浮。

半晌沿林走,偏忘路阻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重至黔西宿海棠庭院

阑干十二敞银屏,尤喜芳时此再经。

双柳有情垂槛绿,万山如梦压帘青。

花边惆怅寻前约,叶底参差间晓星。

依旧燕莺飞不定,可能重把夜窗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