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说淮南路,胡尘满眼黄。
弃躯惭国士,尝胆念君王。
却敌非干橹,信威藉纪纲。
丹心危欲折,伫立但彷徨。
这首诗《感事》是宋代朱熹所作,通过“闻说淮南路,胡尘满眼黄”两句开篇,描绘了边疆战事频仍,烽烟四起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接下来,“弃躯惭国士,尝胆念君王”两句,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有为国捐躯的决心,却因能力有限而感到惭愧,同时不忘思虑君王的安危,体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却敌非干橹,信威藉纪纲”则进一步阐述了抵御外敌不仅仅是依靠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依靠国家的制度和纪律,强调了制度与纪律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关键作用。最后,“丹心危欲折,伫立但彷徨”两句,诗人以“丹心”比喻忠贞不渝的爱国之心,面对国家的危难,内心焦急如焚,难以平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动荡时局中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精神。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胡马无端莫四驰,汉家元有中兴期。
旃裘喋血淮山寺,天命人心合自知。
天骄得意任驱驰,太岁乘蛇已应期。
一夜旄头光殒地,饮江胡马未全知。
雪拥貂裘一马驰,孤军左袒事难期。
奏函夜入明光殿,底事庐儿探得知。
渡淮诸将已争驰,兔脱鹰扬不会期。
杀尽残胡方反旆,里闾元未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