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歌

春皇自厌花多红,欲得花颜如玉容。

春皇青女深相得,先教敛与秋霜色。

乃有雪月供光,星榆献白,艑量银汉琉璃湿。

人閒美玉捣作灰,荆山昆山鬼神泣。

天上有人名玉女,投壶之外能为素。

姑射神人解种花,先须此物为根芽。

天罅地窍掬精粹,蟾身骊颔偷光华。

其时正是天地交,二气上下阴阳调。

此花孕育得其正,其閒邪气无纤毫。

所以其色为正色,出乎其类拔乎萃。

一如君子有诸内,粹然其色见于外。

三月将尽四月前,百花开尽春萧然。

扬州日暖花开未,春香不动花房闭。

仙掌秋高玉露浓,蛟人泣下珠玑碎。

黄鹂本是花中客,啼尽好声求不得。

春皇费尽养花心,春风使尽开花力。

春归莺去花始开,谁人放出深闺来。

唐家天子太平时,太真浴罢华清池。

红裳绣袂厌君眼,更作地仙披羽衣。

麻姑睡起蓬莱岛,风吹玉面秋天晓。

洛川女子能长生,水中肌骨成瑶琼。

褒姒不见诸侯兵,尽日不笑如无情。

宋玉移家安在哉,东邻不画胭脂腮。

卓文君去成都速,锦衣金翠慵装束。

吹箫客貌果何如,见说其人名弄玉。

若比此花俱不足,淫妖怪艳文之类。

一如妇人有贤德,不为邪色辞正色。

孀居之女能自持,终身唯著大练衣。

又如正色立朝者,不以柔媚为奸欺。

以此论之乃可重,人之不正将胡为。

论德乃是花之杰,论色乃是花之绝。

洛阳花名古云好,看花须向扬州道。

君不见去年花下吹黑风,霹雳闪电搜玉龙。

此时半夜花光中,不觉屈曲蟠长虹。

又不闻天上琳琅树,种在烟霞最深处。

白云枝叶白玉英,此花莫是琳琅精。

此花爱圆不爱缺,一树花开似明月。

襄王半夜指为云,谢女黄昏吟作雪。

杏花俗艳梨花粗,柳花细碎梅花疏。

桃花不正其容冶,牡丹不谨其体舒。

如此之类无足奇,此花之外更有谁。

世非红紫不入眼,此花何用求人知。

诗人自与花相期,长告年年乞一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琼花歌》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描绘了琼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琼花,又称玉蕊花,以其洁白如玉、香气袭人的特点而闻名。

诗中首先描述了琼花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春皇自厌花多红,欲得花颜如玉容。”春天的花朵繁多,色彩斑斓,但琼花却独树一帜,其花色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令人赞叹不已。接着,诗人通过“天上有人名玉女”等诗句,将琼花与神话中的仙女联系起来,赋予其神秘而高贵的气息。

进一步,诗人赞美琼花的生长过程:“其时正是天地交,二气上下阴阳调。”暗示琼花在天地和谐、阴阳平衡的环境中孕育而成,因此其品质纯净无瑕。诗人还提到琼花的颜色正色,象征着君子内在的美德和外在的优雅,强调了其与众不同的特质。

《琼花歌》不仅赞美了琼花的自然之美,还借花喻人,表达了对品德高尚之人的敬仰。诗人通过对比其他花卉,突出了琼花的独特价值,将其视为花中之杰,色中之绝。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琼花的喜爱之情,希望每年都能得到一枝琼花作为赏赐,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综上所述,《琼花歌》是一首充满诗意、寓意深远的作品,通过对琼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崇尚。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姚黄

黄河南畔伊川北,姚家宅是真花窟。

古来多少豪奢儿,埋却千莺万莺骨。

中央精粹得之多,西方秀气来相和。

天与明光常借日,水宫暗脉正通河。

春风如酒半酣时,谁教谷雨报花期。

司马坂前娇半启,洛阳城内人俱知。

姚家门巷车马填,墙头墙下人差肩。

花上红绡都蔽日,花傍翠幕恰如烟。

玉面儿来争供帐,锦袍郎去斗抛钱。

无人不说姚花好,费却春功亦不少。

日长风暖绿梢低,坐上金仙困将倒。

曲尘饼剂和香檀,何以贮之承露槃。

烂锦脱来嫌太艳,鲜衣染就欲骖鸾。

君看此花肌肉丰,一尺馀高千万重。

妆面深藏青步障,宝冠斜堕碧霞丛。

步摇好称钗凤凰,玉镮犀佩珠鸣珰。

帝女何缘心好道,阿娇安用金为房。

绀窠累栖舒雁雏,沈烟喷出狻猊炉。

一种养成馀意态,千花瘦尽春肌肤。

峨峨一器攲且倾,覆杯难辨钟与觥。

染以鲛绡求正色,叩之玉挺希宫声。

魏家红共牛家碧,迭霸花中耸高格。

如今俛首甘下风,九十种中为第一。

此花莫似武昭仪,出得宫来不画眉。

情貌欲为狐媚态,衣裳却是比丘尼。

杨妃本是倾国身,脱却红襦号太真。

河水欲濡头上髻,马嵬犹著旧时裙。

物色一定犹可疑,人心多变宜难知。

容易莫评真与欺,貌或如是心或非。

君不见老庄有深意,万物之中最防伪。

形式: 古风

大松

东海有物天下雄,万灵戮力生奇松。

天精地粹萃其下,沧溟百道来相通。

一根直去穿九泉,一根斜插鲸鱼渊。

远者压折巨鳌背,近者倒缠山根偏。

小枝可就千钧弓,大枝可挂万斛钟。

唯有老干苦难状,吕光营外堆玄龙。

身披北帝雄犀甲,虎贲连臂围不匝。

无计都将大地遮,有心尽把浮云刷。

樛枝入地旋复上,怪怪奇奇非一状。

谷陵相变任古今,土木两行专王相。

列帜空遗渭川垒,犒师留得杨隋帐。

玄驹来撼亭亭盖,渌鱼飞入苍苍浪。

最是半霄风雨声,山妖走尽川魅惊。

十万争挥铁槊骑,百千齐阚黑旗兵。

有时海面波涛小,一部仙韶下蓬岛。

残声逐水散鸣琴,遗响穿云聚啼鸟。

混沌死来凡几朝,清气浊气痕未消。

独叶耸来新盖凤,双柯合处旧藏蛟。

其本既异其事殊,德若有容材有馀。

大鹏斥鴳皆可居,相忘有似江湖鱼。

美哉此木真不凡,能以智免斧斤閒。

过尽工师无所用,庄周应作不材看。

大松大松如此奇,方舆圆盖不可知。

阴阳山海气合离,不然神物相护持。

形式: 古风

芰荷歌

孔雀团花翡翠钿,青皇抛尽买花钱。

渌鱼飞胆大如拳,琉璃瓦坠紫微天。

湘妃曲谱谁可传,彩毫不动斜卷笺。

我家食客常三千,杯槃一样青瑶圆。

麻姑下来寻水仙,不见波澜只见烟。

昨夜秋风吹洞房,起来先著碧霞裳。

半含笑面齐斗妆,家家院落绀为墙。

不道采花人在傍,贪看飞来白纻郎。

亦有美人贞且良,独在碧绡帏下藏。

形式: 古风

双树海棠(其一)

独树已难有,双株岂易培。

东风三月后,浓艳一时开。

种是鸳鸯骨,根非玳瑁胎。

英英万千数,滴滴四三枚。

恐淡添猩血,矜香弃麝煤。

鲛绡翡翠眼,宝钿珊瑚杯。

绛节朝真去,丹砂驻貌回。

童妆两株色,花格一仙才。

自得骖鸾侣,何烦跨凤台。

明珠留汉水,碧洞寄天台。

对举霓裳步,高铺绣被堆。

超如御烟雾,势欲摆尘埃。

冶艳皆泥滓,卑枝亦草莱。

好临湘水照,莫近宋家栽。

汉殿昭阳宠,唐家学士才。

浴终兰液溅,帖就茜罗裁。

惜粉轻匀面,偷霞试点腮。

急窥鸾鉴了,齐报玉人来。

不是沾红雪,仍非污落梅。

啼痕才彷佛,伫立各徘徊。

真态有如此,深情安在哉。

歌阑都不语,舞困可堪推。

淡若疑相犯,烘然笑自媒。

画眉郎忽误,挟弹客应猜。

洒绛谁先戏,挥朱亦共陪。

差肩奉青帝,联袂踏苍苔。

好被金钱掷,宜兼玉箸催。

罗巾如可试,瑶枕谩为灰。

供帐朝还暮,买春琼与瑰。

一枝怀旧物,百醮费新醅。

目断秦山远,心分荆渚隈。

柔姿谁是偶,温德汝为魁。

绰绰闺房秀,匆匆风雨摧。

离歌连理曲,送酒合欢杯。

坠脸殷金谷,冤情怨马嵬。

烟波水东去,歧路日西颓。

遗恨传芳草,馀阴伴绿槐。

香魂如未散,相吊复相哀。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