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安危魁柄倚谁操,敛笏千官拱赭袍。
能有本根持国论,岂须毫发间戎韬。
征求藉藉人多困,羁旅皇皇我亦劳。
栖宿与君何计得,半生飘荡似风毛。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和酬王平甫道中见寄》。诗人通过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领导层责任的重大期待。他强调了领导者应有稳固的治国理念("能有本根持国论"),而不是仅仅依赖军事策略("岂须毫发间戎韬")。诗中还揭示了民间疾苦,百姓因征敛而困顿("征求藉藉人多困"),诗人自己也感到了漂泊不定的辛劳("羁旅皇皇我亦劳")。最后,诗人以风中飘零的比喻,表达了对自己半生动荡生活的感慨,以及与朋友王平甫的共鸣("栖宿与君何计得,半生飘荡似风毛")。
这首诗体现了曾巩关注民生、忧虑国事的儒家情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沉反思。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自信箪瓢乐,宁羞猿鹤惊。
论高知峻节,交淡见纯诚。
自昔心无间,相逢眼更明。何当荐有道?
坐想软轮迎。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
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
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
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谠论危言望素隆,独于声利性偏慵。
龙楼调护官虽宠,鸠杖跻攀兴已浓。
不变松篁心转劲,无边江海量兼容。
磻溪纵老宁闲得,会为苍生起更重。
偶归塞马应何定,粒食鹪鹩颇自安。
云压楚山春后雪,风吹襄水坐来寒。
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谙量未宽。
赖有佳宾堪下榻,且将清话对檀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