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夜同裕卿话旧》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与友人深夜相聚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句“万里相逢日”,开篇即点出两人相隔万里,却在此刻得以重逢,这份难得的相遇充满了感慨与惊喜。接着“那能不黯然”,以反问表达即使在欢聚之时,心中也不免涌起淡淡的哀愁,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跃然纸上。
“移家当暮雪,行乞傍寒烟”两句,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相聚而付出的努力。在大雪纷飞的傍晚,为了能够与友人相见,不惜迁徙家园,甚至沿路乞讨以维持生计,这一细节不仅凸显了友情的深厚,也体现了人物的坚韧与执着。
“赋岂三都后,心犹五岳前”则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句中提到的“三都”和“五岳”分别是中国古代文学和地理上的重要象征,暗示着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高超的造诣,对自然美景同样怀有深情。这不仅是对自己艺术境界的肯定,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向来溪水曲,频系子猷船”以典故收尾,借用了东晋名士王徽之(字子猷)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王徽之曾乘船沿溪而行,途中多次停船欣赏美景,此处暗喻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王徽之对自然的热爱一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相聚时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文学追求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