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天风海月楼

水竹西林台殿隈,平地涌出高崔嵬。

南山苍翠可揽结,下方城郭相萦回。

天风垂帘白云散,海月到枕寒潮来。

倚阑中夜发清啸,声入乱峰嵓谷摧。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朱朴的《天宁寺天风海月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寺景象。首句“水竹西林台殿隈”,以水竹环绕的西林台殿为背景,展现出寺庙的静谧与自然的亲近。次句“平地涌出高崔嵬”则强调了楼阁的突兀和高耸,犹如从地面升起,给人以视觉冲击。

接下来,“南山苍翠可揽结”,通过描绘南山的青翠欲滴,暗示了周围的自然之美,仿佛可以亲手采摘。楼阁与城郭相映成趣,“下方城郭相萦回”,描绘出城市与山寺的和谐交融,道路曲折,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天风垂帘白云散”描绘的是清风徐来,云朵飘散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海月到枕寒潮来”则以海月和寒潮入梦,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神秘。最后,“倚阑中夜发清啸,声入乱峰嵓谷摧”,诗人深夜倚栏长啸,声音穿透山峦,显示出其豪放不羁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宁寺天风海月楼的景致,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323)

朱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秋夜

云敛晴峰翠黛乾,露擎荷叶水晶团。

病翁自喜得秋早,游子欲悲行路难。

月白关山砧杵动,天高河汉斗牛寒。

明朝自有凉风至,且向梧桐井上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上天竺用韵

层峦叠嶂拥崔嵬,岚翠浮春埽不开。

竺国楼台从地起,空王龙象自天来。

重岩过雨飞花尽,古木丛烟细路回。

有发道人今学佛,山灵不用更相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思

池上荷花落又开,水边杨柳暮蝉哀。

西飞白日无绳系,北望青冥有雁来。

往事关心空击节,馀年到手且衔杯。

贫家禦冷重裘在,砧杵丁丁莫浪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友人以西湖灵隐寺旧韵索和

南宋繁华去已遥,西湖花柳为谁娇。

自闻玉井沈香骨,无复龙舟载舞腰。

云里磬声黄叶寺,水心虹影赤阑桥。

太平歌管多游赏,人物于今仰圣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