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邮亭壁上词

昨夜轺车宿处,乱山深锁邮亭。烟溪霜叶颤秋声。

不管愁人不听。枕冷安排难稳,衾寒重叠犹轻。

凭谁说与那人人。报道衾寒枕冷。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夜宿情景。"昨夜轺车宿处,乱山深锁邮亭",开篇即以一个具体的场景将读者带入诗人当时的环境之中,"轺车"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而"宿处"则说明这是诗人在旅途中的暂停之地。这里的"乱山深锁邮亭"形象生动,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一种隔绝与世隔绝的感觉。

接下来的"烟溪霜叶颤秋声",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又有点忧郁的情绪。"烟溪"可能指的是溪流中弥漫的薄雾,而"霜叶"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凉意的声音效果。

"不管愁人不听"这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不去理会那些烦恼和忧愁,因为它们对于身处此境的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背景,不再影响他的情感体验。这里的"不管"两字,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

接下来的"枕冷安排难稳,衾寒重叠犹轻"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实际体验。"枕冷"和"衾寒"都是实实在在地表达了一种生理上的不适,而"安排难稳"和"重叠犹轻"则更深层次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

最后两句"凭谁说与那人人。报道衾寒枕冷",则是对前面的情景进行了一种总结,同时也是一种无奈的表达。诗人似乎在询问,到底是谁能够理解他此刻的心境和体验,而"报道"一词,则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形式上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夜宿邮亭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感受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艺术追求。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宣泄。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

蹴鞠场中年少,秋千架上佳人。三三两两趁芳辰。

玩赏风光美景。日暖风和明媚,更加花草香馨。

红颜移步出闺门,偷揭绣帘相认。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四)

万木经霜冻折,孤根独报春来。前村雪里一枝开。

将缓月华光彩。一点唇红不褪,妆如傅粉皑皑。

和羹端的禀天才。终入庖人鼎鼐。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十三)

翠岭游仙梦破,暖香残酒醒时。子规啼月下花枝。

日涌山光照市。柳拂眉间黛色,桃匀脸上胭脂。

萋萋芳草路无泥。脉脉归心似醉。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慢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

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后苑台沼。

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

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

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

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

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

又只恐、别有深情,盟言忘了。

形式: 词牌: 西江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