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广宗寺的景仰之情。首句“灵鹫峰南半麓高”,以灵鹫峰为背景,点出广宗寺所处的地理位置,暗示其地势之高峻,自然环境之幽静。接着,“护持曾此荷宸褒”一句,通过“护持”和“荷宸褒”的描述,表达了广宗寺在历史上受到皇家的重视与保护,彰显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残碑漫讶沈苔藓”则转而描写广宗寺内的一处遗迹——残破的石碑,表面覆盖着岁月的痕迹,青苔斑驳,显得古朴而沧桑。这一句通过残碑的景象,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广宗寺悠久的历史。
最后一句“功德元逾铜瓦牢”,将广宗寺的功德与铜瓦相比,强调了其精神层面的坚固与持久,超越了物质的形态。这里的“功德”不仅指广宗寺作为宗教场所的宗教意义,更可能包含了其对社会、文化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广宗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这座寺庙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价值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