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江行放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梁鼎芬所作,描绘了江上行舟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诗中以“唱彻大江东”开篇,借长江之水的奔腾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接着,“醉倒髯翁”一句,通过一个醉酒的老者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沉醉。
“星光黯淡月微濛”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色,星光稀疏,月亮朦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在此设问:“欲问古来征战处,一阵飘风。”将视线转向历史的战场,表达了对战争残酷与历史变迁的深思。
“彫丧几英雄。富贵悤悤。”这两句转折,从历史的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命运的感慨。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逝,富贵如过眼云烟,短暂且易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深刻理解。
最后,“可怜显晦听天公。不及金山楼阁好,日日清钟。”诗人感叹人生的起伏如同自然界的显隐变化,无法自主,只能听凭天公安排。相比之下,金山楼阁的日常清钟声则显得更加恒定与美好,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追求。整首诗在对比与反思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