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水沉香霭,满钱塘千里,秋烟如织。

万井欢声瞻宝钱,遥指明星南极。

辇路看花,神旗垂彩,名冠金门籍。

平阳家世,凌烟都减颜色。

须信勋业风流,阳春有脚,到处开桃李。

荐拥油幢宸眷重,吴越江南江北。

认取疏梅,东君深意,遣调羹消息。

凤书飞下,绿槐元自相识。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沉香烟雾弥漫,充满整个钱塘,秋日的烟霞如同细密的丝线。
万井之中的百姓欢声雷动,仰望南方的明星,那是象征皇权的南极星。
皇帝出行沿途赏花,神旗飘扬,他的名声在金门之上最为显赫。
平阳家族的荣耀,连凌烟阁的画像也显得黯然失色。
确实,功业和风度如同春天的脚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播撒桃李芬芳。
他被隆重地簇拥,受到皇帝深深的宠爱,从吴越到江南江北。
要留意那稀疏的梅花,那是春神传达的调和五味的信息。
凤凰的书信从天而降,绿色的槐树仿佛早已认识这吉祥的讯息。

注释

沉香:一种香料。
霭:云雾状的烟气。
宝钱:象征皇权的钱币。
辇路:皇帝出行的道路。
凌烟都:凌烟阁,古代表彰功臣的地方。
阳春:温暖的春天。
油幢:装饰华丽的伞盖。
宸眷:皇帝的宠爱。
疏梅:稀疏的梅花,象征早春。
东君:春神。
凤书:象征皇命的书信。
绿槐:绿色的槐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而又不失温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眷恋。

“水沉香霭,满钱塘千里,秋烟如织。”这里的“水沉香霭”可能指的是一种清新的水气或者是水边的花香,而“满钱塘千里”则描绘了钱塘江两岸景色连绵千里的壮观。秋天的薄雾“如织”,给人以柔和而迷人的感觉。

“万井欢声瞻宝钱,遥指明星南极。”诗人通过对“万井欢声”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对富足生活的向往与享受。而“遥指明星南极”则可能是对远方理想或者目标的一种象征性表述。

“辇路看花,神旗垂彩,名冠金门籍。”这里,“辇路看花”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神旗垂彩”和“名冠金门籍”则可能是对某种荣誉或者地位的象征性描述。

“平阳家世,凌烟都减颜色。”这两句流露出一丝淡泊的情怀,对于那些因过于繁华而显得黯然失色的世家,诗人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情感态度。

“须信勋业风流,阳春有脚,到处开桃李。”这里,“勋业风流”可能是对某种成就或者才能的赞美,而“阳春有脚,到处开桃李”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荐拥油幢宸眷重,吴越江南江北。”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某种隆重的仪式或者盛大的场面,而“吴越江南江北”则是对地域范围的一种划分,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地域的关注。

“认取疏梅,东君深意,遣调羹消息。”这三句中,“认取疏梅”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东君深意”则可能是对某位尊贵之人的敬仰,而“遣调羹消息”则可能是对远方信息传递的一种描写。

“凤书飞下,绿槐元自相识。”这里的“凤书飞下”可能是一种吉祥或者美好的象征,而“绿槐元自相识”则是在描述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联结。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和生活情怀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收录诗词(2)

王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涧寺阁

上阁便见海,入门方是山。

塔高端似笔,城转曲如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怀潮士吴子野

旅悰牢落怆离群,叠翠楼前日渐曛。

金饼光茫升海月,玉龙鳞甲护霜云。

星星淡火随堤见,历历樵歌隔水闻。

马足车音在何处,嶂南歧路锁烟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赠子野归潮时会大名府

河朔频河地早寒,城烟牢落水回环。

几番夜雨涨新岸,一片秋云归旧山。

君驷渐腾梅岭外,我车犹枕菊篱间。

潮人若问何如守,病骨支撑两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宝林寺

支公曾驻锡,规矩旧丛林。

飞鼠殿堂古,灵鳗井穴深。

磬声来竹外,塔影卧池阴。

幸有相知客,时时过我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