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汪畹玉的诗《外子下第作此慰之》描绘了北方秋季的景象,以笛声和马鸣作为情感载体。首句“北地凉风已早吹”,点明了季节转换,凉风初至,暗示了诗人或其外子所处环境的萧瑟。接着,“一声长笛怨羌儿”通过悠扬而哀怨的笛声,表达了失意者内心的愁绪,仿佛是羌笛声中流露出的边塞思乡之情。
“悲嘶瘦马休踸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瘦马的悲鸣与失意者的落魄相互映照,形象生动。诗人劝慰马儿不必再因失意而躁动不安,暗示人应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韧,静待转机。“亦有秋原草长时”则以自然景物的变迁为喻,告知他们即使此刻身处低谷,未来仍有希望,如同秋天的草原虽枯黄,但草木总有复苏之时。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劝慰,展现了诗人对下第者的深沉关怀和鼓励,体现了清诗的婉约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