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其一)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

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最高的山头上的第一座亭子,我闻名已久却从未去过。
如果不是因为王事繁忙,稍微抽空出来,哪能有高人相伴一同前往。
广阔的中原大地绿色未尽,淮河的半篙水面碧波荡漾无情感。
登高望远,不知不觉已近黄昏,看着对岸渔火闪烁,令人心碎。

注释

第一山头:最高的山峰。
第一亭:山顶的第一座亭子。
闻名:闻名遐迩。
负平生:一生未实现的愿望。
王事:朝廷事务。
略小出:稍微抽出时间。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万里中原:广袤的中原大地。
青未了:绿色未尽,形容一片翠绿。
半篙淮水:淮河的浅水区域。
碧无情:碧波荡漾,仿佛无情感。
登临:登山眺望。
风烟暮:傍晚的风和雾气。
肠断:心痛欲断。
渔灯:夜晚捕鱼的灯火。
隔岸明:对岸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远望心向往之地的景象和情感。"第一山头第一亭"表明这是一个知名的美丽地点,而"闻名未到负平生"则透露出诗人对此地期待已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转而"不因王事略小出",意在强调这次外出并非因公务所迫,而是为了个人情感的满足。接着"那得高人同此行"则表达了对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的共鸣。

下片"万里中原青未了"写出了诗人对广阔疆土的眷恋和关切,而"半篙淮水碧无情"则描绘了一幅淮河水色清澈却又显得冷漠无情的画面,渲染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末两句"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更是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对时间流逝的忽略,以及对渔家灯火的深切同情和感慨。这不仅仅是一种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题盱眙军玻瓈泉

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

镕出玻瓈开海眼,更和月露瀹春芽。

仰看绝壁一千丈,削下青琼无点瑕。

从事不浇愁肺渴,临泓带雪吸冰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临川李子经文藁

圣经贤传紧关津,骚客诗家妙斧斤。

总被先生漏消息,不令后辈隔知闻。

都城一日纸增价,天下几人贫似君。

不要绨袍却归去,平生笑杀送穷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南雄驿外计堂

携家度岭夜乘槎,小泊凌江水北涯。

二月山城无菜把,一年春事又杨花。

举头海国星辰近,回顾梅山草树遮。

客子相逢闻好语,看山只欠到南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姜店水亭子

帘拂云间竹,窗摇水下天。

栏干斜倚处,风物正凄然。

送眼看群叟,收罾得小鲜。

可怜碧玉沼,不种一枝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