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集六益斋得微字

永和癸丑兰亭后,江左风华叹式微。

草泽行吟心不展,英雄沈醉计终非。

坐看日昃人空老,不觉春深花自飞。

红炬将残共分手,非关别恨独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三月三日集六益斋得微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吴骐所作。诗中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大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

首联“永和癸丑兰亭后,江左风华叹式微”以历史典故开篇,借兰亭集会的盛况与之后江左(江东)文化的衰落,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对比思考。这里的“式微”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文化或事物逐渐衰落的情景。

颔联“草泽行吟心不展,英雄沈醉计终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前句“草泽行吟”比喻在民间或底层的文人学者的游历与吟唱,暗示着他们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后句“英雄沈醉计终非”则可能暗指那些试图改变现状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计谋最终未能实现,表达了对现实无奈与理想与现实间差距的感慨。

颈联“坐看日昃人空老,不觉春深花自飞”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日昃(太阳偏西)象征一天即将结束,人空老则意味着岁月无情,青春不再;而春深花自飞则是对美好事物自然更迭、无法挽留的感慨。

尾联“红炬将残共分手,非关别恨独沾衣”则点明了聚会散场的场景,红炬(红色的火把)象征聚会的热烈与短暂,分手时的别离虽有遗憾,但并非因别恨而泪湿衣襟,可能更多是面对时光流逝、聚散无常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文化、政治等多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性追问。

收录诗词(47)

吴骐(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鹿门草堂宴集分咏汉高

武媪垆头酒未阑,醉中斜戴竹皮冠。

秦皇东望惊云气,神母西来哭夜寒。

万里冥鸿怀绮季,一时烹狗负彭韩。

未央上寿真无赖,活得杯羹且尽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得王玠石书言及豆苗为虫所食

美人离别动经年,灯下欣看尺素传。

落落晨星伤聚散,盈盈天汉阻缠绵。

凤凰久失丹山树,螟螣休侵彭泽田。

念我饥驱长作客,穷愁相对一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仿义山体(其一)

碧琐花光绕镜台,画梁双燕正飞回。

东方千骑踟蹰立,云际高楼缥缈开。

大路揽袪私未敢,春风吹梦或容来。

自怜夙有专城婿,辜负君家作赋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仿义山体(其二)

绮阁微吹淡淡风,海棠犹在锦帐中。

枕前文蛤千年影,阶下珊瑚八尺红。

小袖李文春思薄,息肌沈水夜香通。

六更更报莲花漏,莫道朱栏日色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