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鬘(其二)

媚香扇子胭脂碎。今从画里寻香坠。谁解貌惊鸿。

海南南雪翁。春明邀看画。三十年前话。

玉蕊晚香新。最怜余美人。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菩萨鬘》其二。诗中以扇子上的胭脂碎屑和画中美人形象为引,勾起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媚香扇子胭脂碎"描绘了扇子上残留的香气和艳丽色彩,暗示了女子的娇媚与精致。"今从画里寻香坠"则将思绪转向画中,寻找那已逝去的香踪,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

"谁解貌惊鸿"运用比喻,形容女子之美能令人心动如鸿雁飞过,而"海南南雪翁"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或他人的一种自况,暗示了时光流转,自己已如海南的雪翁般年迈。接下来的"春明邀看画"描述了三十年前的旧事,那时的春天阳光明媚,人们一同欣赏画作,共享欢乐时光。

最后两句"玉蕊晚香新"再次提到香气,以玉蕊比喻女子的纯洁和芬芳,"最怜余美人"则是诗人对那位美人的深深怀念,流露出对青春与美好的眷恋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富有怀旧与感慨的韵味。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鬘(其三)

燕笺春媚污人口。画师稍取杨龙友。百尺媚香楼。

双栖楼上头。白门看雪苑。千里红丝罥。

撚断琵琶弦。不为瑶草弹。

形式:

菩萨鬘(其四)

如今依旧秦淮碧。媚香楼上无人迹。燕子说南朝。

夕阳朱雀桥。孔家歌板脆。都是铜仙泪。

又似福王时。桃花知未知。

形式:

菩萨鬘(其五)

桃花扇底桃花面。缦堂南畔曾相见。何处觅侯嬴。

蹙修陈定生。前身红拂是。又与红绡似。

合向手中持。小名香坠儿。

形式:

虞美人(其一)题二十四番花信风笺纸

东风次第来无尽。盼煞红桥信。崔娘梦里自呼名。

越是有头无尾越分明。阑干十二花枝午。

数了还重数。海棠睡后说魂消。

安得年年二月闰花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