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六)访梅

西曲罥衣迷去路,雪销断岸无痕。

寻花不拟到前村。暖风初转袖,小径忽开门。

却忆临塘桥下马,暗香不是黄昏。

人生南北与谁论。岭梅花树下,闲听蜜蜂喧。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西曲的小径缠绕衣物让人迷失方向,岸边残雪消融不留痕迹。
寻找花朵不再想去前边的村庄。微风吹过,轻拂衣袖,忽然发现一条小路显现出来。
回想起在塘桥下驻马的时刻,那时的暗香并非来自黄昏。
人生的起落与谁诉说?在山岭的梅花树下,悠闲地倾听蜜蜂的喧闹声。

注释

西曲:地名,可能指偏远或曲折的小路。
罥:缠绕。
迷:迷失。
去路:前行的道路。
销:消融。
断岸:河岸。
无痕:没有痕迹。
寻花:寻找花朵。
拟:打算。
前村:前方的村庄。
暖风:温暖的春风。
初转:刚刚吹过。
袖:衣袖。
忽开门:忽然出现一条小路。
临塘:靠近池塘。
桥下马:塘桥下的马。
暗香:清淡的香气。
不是:并非。
黄昏:傍晚。
人生南北:人生的起伏变化。
论:谈论,诉说。
岭梅:山岭上的梅花。
闲听:悠闲地倾听。
蜜蜂喧:蜜蜂的嘈杂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名为《临江仙·其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游玩和赏梅的情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西曲罥衣迷去路”一句,设定了一个迷离恍惚的春日景象,诗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但又仿佛迷失在这条曲折的小路上。接下来的“雪销断岸无痕”则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过往不再的意境。

第三句“寻花不拟到前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选择,他似乎有意避开那些常规的赏花之地,而是要去探索新的、未被发现的地方。紧接着的“暖风初转袖,小径忽开门”则描绘了一幅春日微风轻拂,温暖中带有一丝清新,开启一条隐秘小径的画面。

在“却忆临塘桥下马,暗香不是黄昏”这两句里,诗人回想起过去某个时刻在临塘桥边停留的情景,那时的花香并非是黄昏时分散发的,而可能是在清晨或日落时分,这里流露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

最后,“人生南北与谁论。岭梅花树下,闲听蜜蜂喧”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哲理,以及他在自然界中寻找的宁静与愉悦。他对人生的理解是超越地域之分的,而是在大自然中,与岭梅花树下蜜蜂的低语相伴,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平和。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十三)辛巳端午和陈简斋韵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

梦穿斜日水云红。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堕辽东。

人间天上几时同。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摊破南乡子(其一)辛巳除夕

送岁可无诗。得团栾、忍不开眉。

不记去年今夕梦,江东怀抱,江西信息,舍北妻儿。

五十扊扅炊。待五十、富贵成痴。

百年苦乐乘除看,今年一半,明年一半,更似儿时。

形式: 词牌: 摊破南乡子

摊破南乡子(其二)有感

世事莫寻思。待说来、天也应悲。

百年已是中年后,西州垂泪,东山携手,几个斜晖。

也莫苦吟诗。苦吟诗,待有谁知。

多□不是无才气,文时不遇,武时不遇,更说今时。

形式: 词牌: 摊破南乡子

南乡子(其一)乙酉九日

宽处略从容。华水华山自不同。

旧日诸贤携手恨,匆匆。只说明年甚处重。

几岁避辽东。茅竹秋风一并空。

欲望辽东何处是,濛濛。也似秦楼一梦中。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