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鹤为道士作

道人种竹复养鹤,鹤可看家竹护坛。

仙骥往来天上下,玉枝消息日平安。

风前扫叶碧云乱,月下鸣秋白露寒。

物外閒缘消不尽,堕毛裁氅箨裁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竹鹤为道士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的隐居画面。首句“道人种竹复养鹤”,点明了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修道之人,他不仅种植竹子,还饲养着仙鹤,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次句“鹤可看家竹护坛”进一步强调了鹤的忠诚和竹子的守护作用,象征着道人心中的清高与安宁。

“仙骥往来天上下”运用了骏马的意象,形容道士的行踪飘忽不定,仿佛在天地间自由穿梭,体现了道教追求的逍遥自在。接下来的“玉枝消息日平安”则表达了诗人对道士每日生活的祝福,希望他能享受平静与祥和。

“风前扫叶碧云乱,月下鸣秋白露寒”通过描绘风中竹叶摇曳、月夜鹤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清冷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对道人隐居生活的深深敬仰。最后两句“物外閒缘消不尽,堕毛裁氅箨裁冠”,以竹叶和鹤羽为素材,寓言道人超脱世俗,将闲适的生活态度融入到日常的衣着之中,展现出其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鹤为载体,赞美了道士的隐逸生活和超然心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野鹤为地师作

野鹤自得相,白衣玄作裳。

竦身周宇宙,举首见圆方。

赤县非凡地,丹丘不死乡。

人间好山水,岁月与谁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茶坡为刘长宪世熙作

使君嗜茶如嗜酒,渴肺沃须斛二斗。

官清无钱致团凤,有力自栽春五亩。

轻雷震地抽绿芽,行歌试采香盈手。

世间口腹多累人,日给时需喜家有。

还道通灵可入仙,非惟却病仍资寿。

笼烟纱帽躬执爨,活火何堪托舆走。

题诗戏问滋味馀,得似王濛及人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香谷

惟兰生谷中,谷香自兰生。

如乡处君子,遂称君子乡。

经云香界者,因香界亦香。

愿言固根柢,雨露发天芳。

勿随茅所化,岁久安其常。

形式: 古风

尚古

此心何慕慕先贤,不与时流作世缘。

天地忘机推华子,诗书有道阅尧年。

深衣大带人如玉,乔树高云宅似仙。

闻说虚堂閒素壁,一图太极日长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