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

岩居多水石,野宅满风烟。

本谓开三径,俄欣降九天。

穿林移步辇,拂岸转行旃。

凤竹初垂箨,龟河未吐莲。

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居住在岩石间的房子四周多是水和石头,野外的住宅笼罩在风烟之中。
原以为能开辟三条小路,忽然欣喜地迎接了从天而降的神仙降临。
穿过树林时,仿佛乘坐着移动的辇车,沿着河岸行走,更换着旗帜。
凤竹刚刚长出新叶,龟河还未绽放莲花。
我希望能像山一样长寿,永远以劫数作为岁月的计量单位。

注释

岩居:住处位于岩石间。
水石:水边的石头。
野宅:野外的房子。
风烟:风吹烟绕,形容环境清幽。
三径:古代隐士开辟的小路。
俄欣:忽然欢喜。
九天:指天空或高高在上的神仙。
穿林:穿过树林。
拂岸:沿着河岸走。
行旃:行走时挥动旗帜。
凤竹:一种象征吉祥的竹子。
初垂箨:竹笋刚刚开始生长。
龟河:可能指有龟形图案的河或寓意长寿的河流。
吐莲:莲花盛开。
持山作寿:以山的长久来比喻人的长寿。
恒用劫为年:永恒地以劫数(佛教中表示时间的单位)作为岁月的计算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开篇“岩居多水石”、“野宅满风烟”两句,生动地勾勒出诗人栖身于山野之中的自然环境。岩洞、流水、奇石和飘逸的风烟,都成为诗人退隐生活的一部分。

紧接着,“本谓开三径,俄欣降九天”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喜悦之情,似乎感到某种超脱尘世的满足。“三径”指的是古代隐逸者所选择的道路,而“九天”则象征着最高的境界,这里暗示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中间两句,“穿林移步辇,拂岸转行旃”,通过描写诗人在自然中的行动,进一步强调了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这里的“辇”指的是古代一种简易的交通工具,而“旃”则是一种修长而细的旗帜,常用以表示宗教或道德的象征。

诗歌最后几句,“凤竹初垂箨,龟河未吐莲。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则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凤竹”、“龟河”都是吉祥的象征,而“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则表达出诗人希望长寿,如同山一般坚固,并且愿意将岁月转换成永恒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超脱凡尘、长寿安宁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0)

武三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

凤架临香地,龙舆上翠微。

星宫含雨气,月殿抱春辉。

碧涧长虹下,雕梁早燕归。

云疑浮宝盖,石似拂天衣。

露草侵阶长,风花绕席飞。

日斜宸赏洽,清吹入重闱。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奉和宴小山池赋得溪字应制

年光开碧沼,云色敛青溪。

冻解鱼方戏,风暄鸟欲啼。

岩泉飞野鹤,石镜舞山鸡。

柳发龙鳞出,松新麈尾齐。

九韶从此验,三月定应迷。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秋日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

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五言和波崙师登佛授记阁一首

帝宅开金地,神州列宝坊。

龙宫横雾术,雁塔亘霞庄。

窈窕分千仞,参差耸百常。

绣棂悬叠槛,画拱映雕梁。

宝座开千叶,金绳下八行。

青龙浮刹柱,白马对祠场。

树踊金银色,莲开日月光。

东西分闬庑,左右控池隍。

瑞叶擎朝露,祥花送晚香。

天衣随劫拂,仙梵逐风扬。

忽有三空士,来宣七觉芳。

银函承宝帙,玉札下雕章。

辟牖青云外,披轩紫□傍。

山川横地轴,辰象丽天□。

□□□□□,□绳待慈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