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浮山兄弟会酌

百百年前共一身,一身分作念馀人。

于今继古须当醉,钟磬和声万古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方式,探讨了时间、传承与情感的永恒主题。首句“百百年前共一身”,将读者带入一个跨越时空的思考,仿佛在说千百年来,人类共享着同一份生命之源,暗示着人类历史的连续性和共同性。接着,“一身分作念馀人”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似乎在说每个人都是前人的延续,也是后人的起点,强调了个体与集体、过去与未来的紧密联系。

“于今继古须当醉”,这一句充满了对当下与传统的融合与庆祝之意。它鼓励人们在继承历史的同时,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如同饮酒般享受这一过程,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最后,“钟磬和声万古春”则以自然和谐的意象结束全诗,钟磬之声象征着文化的共鸣与心灵的和谐,这不仅是对当前美好时刻的描绘,更是对永恒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远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面向未来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3)

杨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晚登楼

雨馀野外忽惊秋,爱此新凉坐晚楼。

古树崖阴笼薄雾,轻舟江曲逐狂流。

大观今古悲三杰,长啸乾坤傲五侯。

吟罢自知心力壮,肯随摇落浪生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竹林清咏

秋风三日出尘寰,柱杖东溪积翠间。

徐发清商穿绿径,兴随霁雨看青山。

风云未了千年计,天地先偷万古闲。

百岁好怀今始放,竹林题遍不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钟石诗七章

卓此钟石,砥此中流。伊古鸿濛,伊几春秋。

江水流悠,物共沉浮。惟尔孤峙,蟠龙蹲虬。

钟石之蟠,障彼倾澜。云涛之奔,滔天怀山。

川谷为陵,丘埠为坑。

惟尔孤峙,亦静且闲,亦以无患。

钟石之立,有实无声。趾固地维,亦静以宁。

汨彼流泉,亦激以鸣。虽则激鸣,亦犹无情。

钟石之固,玄化为骨。峙之兀兀,仰之崛崛。

水流汨汨,舂冲拂拂。

日灼火烁,藓缠蜗蚀,迄以无齧。

钟石之高,高不撑天。有桧石之巅,亦染紫烟。

有梧石之巅,亦染紫烟。凤来梧栖,亦舞翩跹。

鹤来桧栖,亦盟永年。钟石之友,亦矢靡他。

龙虎则迩,道匪我家。象山则迩,迹亦我遐。

引望芙蓉,亦映秋霞。青莲云外,江皋蒹葭。

钟石之侧,谁构此室。踞江之皋,宅蟾之窟。

饮江潺湲,食松桧之实。爰有朋友,及此凉月。

爰奏琴瑟,共听琴瑟,和音无斁。

惟山之灵,于予无斁。予于山灵,盟共黄发。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山灵予遗,有如皦日。

形式: 四言诗

初到浮山和家兄

森森昆季和山阿,今日相逢意若何。

歌罢又生离别思,不妨沉醉舞婆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