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如镜面险如崖,光境俱忘裂万差。
这里无伊蹲坐处,空生徒自惹天花。
这首诗名为《月岩》,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诗人以月岩为题材,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月岩表面的平滑如镜与内在的深邃如崖的对比。"平如镜面险如崖"形象地刻画了月岩表面的宁静与下方的险峻,暗示着表面的平静下隐藏着深层的复杂与未知。
"光境俱忘裂万差"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月岩的感悟,认为在月岩的映照下,所有的差别和分别都消失不见,仿佛进入了超越世俗认知的禅境。"无伊蹲坐处"中的"伊"可能暗指修行者或自我,意味着没有固定立足之地,强调了禅修中无我、空性的理念。
最后两句"空生徒自惹天花","空生"指的是空灵的境界,"惹天花"则源自佛经故事,形容智慧如花般绽放。诗人说在这里,即使试图寻求停留或理解,也只会徒然引发智慧的显现,如同触动了禅的奥秘,令人豁然开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岩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禅宗的空性与无我之理,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不详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即虚明处发灵源,坐在沉沉湛湛边。
勇退截流机路活,揭翻光影未生前。
午夜光浮玉兔胎,行空无迹镜奁开。
老僧不在明白里,向未生前相见来。
鹿眠芳草印春庭,月挂萝窗晓半扃。
白发老僧偏爱客,忍寒同看换鹅经。
鼓两片皮谩自己,一回拈出一回新。
揭天声响疑涂毒,自有临风侧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