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将造化手,开此混沌窍。
每夜吐月时,九州同一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宇宙开辟和月亮启明的景象。"谁将造化手,开此混沌窍" 这两句以宏大的想象力质疑宇宙的创造者,是谁拥有着神奇的手能够撕开混沌的幕帐,让光明穿透黑暗。这种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宇宙起源的好奇与敬畏。
"每夜吐月时,九州同一照" 这两句则是对月亮的赞美,每当夜晚月亮升起的时候,它不分彼此地洒下清辉,将整个大地(九州)都笼罩在同一片光芒之中。这里强调了月亮普照大地,无远弗届的特性,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统一与和谐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开辟与月亮启明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之美与神奇的赞叹,以及对宇宙起源的哲学思考。
不详
宁宗嘉定间武举进士。为政和县巡检。后弃官不仕,入南荡山,潜心研《易》数十年。有《三易备遗》
岩根岚雾深,神龙隐其所。
莫恃云霄近,容易兴云雨。
黄精与钩吻,貌同性相反。
寄诗径中人,采时高著眼。
旱天无觅处,晓云此无数。
只消一缕飞,亦可作甘露。
心上浮香,轩前度影,约久传梅。
奈月意风情,枝南枝北,云婚雨嫁,年去年来。
几望溪桥,屡肥芳信,历尽冰霜春自回。
朝来报,报梢头儿女,并蒂花开。佩环飞下妆台。
喜今度佳期不用催。
羡行李三千,金屏翠幄,仙姿第一,玉骨琼腮。
雌蝶纷纷,雄蜂逐逐,争道工为使与媒。
翁知么,有西楼过雁,暗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