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张简所作,名为《次韵寄铁崖》。诗中以“铁笛先生”为题,描绘了一位年迈而思想更为深邃的学者形象。诗人在赞美铁笛先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学问和人格的敬仰。
首联“铁笛先生老更迂,摩空有赋拟相如”,开篇即点明了铁笛先生的与众不同之处,他虽已年老,但其思想和学问却更加深邃,仿佛能与汉代文学巨匠司马相如相媲美。这里的“迂”字并非贬义,而是指其思想独特,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
颔联“奇文一变中吴学,大□犹编后世书”,进一步赞扬了铁笛先生在学术上的创新与贡献。他的一篇奇文不仅改变了江南地区的学术风气,还被后人编入史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颈联“绛帐风摇珠络索,水窗云沁玉蟾蜍”,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铁笛先生讲学时的场景。绛帐,古代讲学的场所;珠络索,可能是形容讲堂内装饰的华美;水窗云沁,描绘了窗外云雾缭绕的景象,与室内学习氛围相映成趣;玉蟾蜍,可能是指月光下的蟾蜍,象征着知识的光辉。
尾联“小娃唱得新翻曲,多是芳亭春雨馀”,以儿童唱歌为喻,展现了铁笛先生学问影响之广,连孩子们都能唱起他创作的新歌,这些歌曲往往是在春雨后的芳亭中诞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铁笛先生形象的塑造和对其学术成就的赞誉,表达了对这位学者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知识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