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子沈集画并题

笔砚随人老,云山发□新。

昔心期后世,余习自前身。

石埭残沙晓,茅檐古木春。

卜居能有此,甘与白鸥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联“笔砚随人老,云山发□新”中,“□”处应为“白”,完整句子为“笔砚随人老,云山发白新”。这里以“笔砚”象征着艺术创作的工具,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见证了诗人的成长与变化;“云山发白新”则寓意着自然界的永恒与诗人心境的纯净,即使时间流转,心中的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依然如初。

颔联“昔心期后世,余习自前身”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传承与个人风格的思考。他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影响后代,同时认为自己现在的艺术风格源自于过去的积累与自我修养。这种对艺术与自我的深度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颈联“石埭残沙晓,茅檐古木春”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山水画卷。石阶旁残留着晨光中的沙粒,茅屋前的老树在春日里焕发新生。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通过对比“晓”与“春”的意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尾联“卜居能有此,甘与白鸥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他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身立命,甚至愿意与白鸥为邻,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生活与精神自由的追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胸怀,也寄托了他对和谐共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自然与理想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其在艺术创作与个人修养上的深厚造诣。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翥画便面

垂钓乱蒲间,心将鸥鸟闲。

长竿不设饵,孤艇坐看山。

清晓乘流出,薄暮放歌还。

寄言同群者,所得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其一)西斋先生

共识王孙贵,吾知长者贤。

逢人多话旧,爱我竟忘年。

对饮频辞酒,相思却放船。

别来成寂寞,得句向谁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其二)松筠乡老

质朴古风存,家连水竹村。

旧蒙公子爱,兼得里人尊。

客至频倾酿,闲时自灌园。

西楼有枕席,高卧任乾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其三)彦良别驾

四海尽王臣,多君历苦辛。

绳桥独往路,雪岭几时春。

哭子余枯眼,休官一病身。

还闻有趣召,未许便垂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