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宝公赞》,是宋代僧人释普度所作。诗中以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剪刀拂尺,高挂金锡"可能暗示宝公的智慧如同锐利的剪刀,超越世俗的尺度,挂着珍贵的金属饰品,象征其地位和德行。"卖狗悬羊,多虚少实"则暗指世事纷繁,真假难辨,而宝公的言行或许能揭示出真实的价值。
"掉发武帝赶达磨过江"引用了佛教典故,可能是指宝公的修行历程,如同达摩祖师过江传法,历经磨难。"五叶一花,从此狼藉"进一步强调佛法的流传和复杂性,如同枝叶繁茂的花朵散落各地,变得零乱。
最后两句"稽首十二面观音,正面有谁识得,叻"表达了对宝公深沉内敛的敬仰,观音的十二面象征其智慧无边,但真正的领悟者寥寥无几。"叻"可能是方言或禅语,表达一种会心的感叹或疑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赞扬了宝公的智慧和修行境界,同时也寓含了对世间万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