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丈丹梯俯翠岑,千年坛殿肃阴阴。
风吹陆海黄尘暗,云去函关紫气沉。
春花况属弦歌邑,胜地还成翰墨林。
香山洛社俱寥落,文采流传直到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以及与友人一同游览名胜古迹的雅集。首句"百丈丹梯俯翠岑"形象地写出楼梯高耸直入青翠山峦的画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千年坛殿肃阴阴"则点出历史遗迹的庄重和岁月的沉淀。
"风吹陆海黄尘暗,云去函关紫气沉"运用比喻,描绘风起时尘土蔽日,如同陆海翻腾,而函谷关处的紫色祥瑞之气显得深沉内敛,增添了神秘色彩。接下来,诗人将春花盛开的时节与音乐和文学的气息相结合,赞美了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
"春花况属弦歌邑,胜地还成翰墨林"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文人墨客聚集,是艺术和学术的繁盛之地。最后,诗人以"香山洛社俱寥落,文采流传直到今"收尾,表达了对前人文化传统的怀念,以及这些文采历经时光仍得以流传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文人墨客精神的赞美。
不详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峻阁含风落照孤,凭高千里视平芜。
凤笙锦曲春缥缈,瑶草金光昼有无。
采药几时寻碧海,种桃无复问玄都。
五陵冠剑豪游地,犹是长安旧酒徒。
飞泉万壑通蓝水,仄径千峰入辋川。
野老岂知旌节到,世人空作画图传。
鼋鼍岸坼深无地,鸡犬林开忽有天。
即此买山堪避俗,桃源何必访神仙。
秋城雨色静微尘,过陕山河望转新。
天上岳莲开二华,云中关树引三秦。
追游少小还今日,浪迹乾坤任此身。
乘兴欲攀仙掌去,未知登览共何人。
东林精舍接东城,出谷先歌伐木声。
气象久瞻程伯子,抠趋今见鲁诸生。
芝兰入室香俱化,桃李开门树总成。
河渭滔滔同向海,济川舟楫几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