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上制使贾端明二首(其二)》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描绘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首句“天台山压众峰高”,以“压”字生动地展现了天台山的雄伟气势,仿佛它高耸入云,压倒了周围的群峰。接下来,“极胜穷幽是石桥”则点出了天台山的另一特色——那座连接着深幽之地的石桥,成为了通往神秘境地的象征。
“在昔一诗留翠壁,至今万壑响青霄。”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回声,赞美了一首诗歌曾经在这翠壁上留下印记,至今仍能听到山谷间的回响,仿佛历史的声音穿越时空,依然回荡在天际。
“淮南草木皆沾润,塞北烟尘即便销。”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淮南的草木因历史的滋润而生机勃勃,塞北的烟尘在历史的影响下得以消散,形象地表现了历史对自然环境的深远影响。
最后,“将相功名古来有,可曾江上问渔樵。”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那些过往的将相功名,与江边渔夫和樵夫的生活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