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耿伯顺用趋字韵作苦雨诗次韵答之”为背景,赵鼎臣以“天公作雨万龙趋,倒捲黄河不用符”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事活动相联系,描绘出一幅宏大而生动的画面。接着,“鹤集东山兴妇叹,水添北海助鹏图”,通过鹤、妇、水、鹏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局的隐喻。
“转缘泥淖嗟疲懦,赓和篇章愧浅肤”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自我反省,既体现了对弱者的同情,也流露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最后,“夜报灯花双蕊好,忽惊檐溜晓来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美好与清晨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如借景抒情、寓言寓意等,还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个人情感,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