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狗子佛性无,韶石不相辜。
为君重决破,秋至雁衔芦。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行所作的《偈十首》中的第六首。从内容上看,它以物象寓言,表达了一种禅意。"狗子佛性无",这里的"狗子"通常用来指代凡夫俗子,暗示即使是最普通的生物也具有佛性的潜在可能,但这种佛性并未被开发出来。"韶石不相辜","韶石"可能象征坚贞不移的石头,诗人说石头无过,意味着一切事物皆有其固有的本性,无需自责或咎罪。
"为君重决破",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修行者自己,诗人鼓励自我突破,通过修炼或觉悟来发掘和释放内在的佛性。"秋至雁衔芦",描绘了秋天大雁南飞,嘴中衔着芦苇的情景,寓意着在自然的变化中,修行者应如大雁般顺应时节,坚定地追求内心的道路,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韧前行,带着智慧和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强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不详
一不成,二不是。三不定,四不可。
拗折弓箭,踏翻射垛。
金乌急,玉兔速,天上星兮地下要。
衲僧要透祖师关,劝君拈却面前大案山,自然会得五祖把火入牛栏。
正宗法眼,历古昭彰。大因因缘,此时成现。
迅机掣电处密密绵绵,绵绵密密中迅机掣电。
更问如之若何,我面何殊佛面。
动则万丈悬崖,不动则当处沈埋。
千重万重关锁,一锤当面击开。
伎死禅和无数,依前似鸭闻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