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三)

自携蜡屐自扶筇,偶亦偕行挈小童。

积习未除官样俗,袖中藏得歙烟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遵宪在己亥年游历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个人的生活情趣和对传统习俗的反思。

首句“自携蜡屐自扶筇”,黄遵宪亲自携带木屐和竹杖,显示出他旅行时的独立与自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亲近自然、不拘泥于世俗礼节的态度。这里的“蜡屐”和“筇”都是古代文人旅行时常用的装备,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然、洒脱的生活方式。

次句“偶亦偕行挈小童”,描述了黄遵宪偶尔也会带着孩子一同出游,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家庭生活的重视,也流露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通过这一细节,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

第三句“积习未除官样俗”,表达了黄遵宪对于传统官场礼仪的反思。作为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诗人,他在享受自然之乐的同时,也不忘审视并批判社会的某些陈规陋习,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思考。

最后一句“袖中藏得歙烟筒”,以一个小巧的细节收尾,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随身携带的烟筒,暗示了他在旅途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方式。歙烟筒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吸烟器具,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喜好,也寓意着他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放松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黄遵宪独特的个性、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己亥杂诗(其四)

斜阳桥背立移时,偶有人过偶颔之。

商略雨晴旋散去,不曾相识亦忘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己亥杂诗(其五)

云中水火界相争,相触相磨便作声。

此是寻常推阻力,人间浪作震雷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己亥杂诗(其六)

跳珠雨乱黑云翻,事外闲云却自闲。

看到须臾图万变,终愁累却自家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己亥杂诗(其七)

老健真应饱看山,看山谁得几时闲?

屡将游约诳猿鹤,迟恐山灵笑汝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