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四智梦草轩

骨肉皆钟爱,兄弟重连枝。

生为同一气,殁为永别离。

谁言永别离,夜夜梦见之。

梦见何所为,和乐如故时。

忽觉各分散,泣下横交颐。

中堂理单篪,声悲不能谐。

绵绵而弗忘,中自长相思。

谢子笃天伦,梦感著声诗。

因之名我轩,恒用著所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朱四智梦草轩》,是明代文学家杨士奇所作。诗中以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与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首句“骨肉皆钟爱,兄弟重连枝”开篇即点明了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如同连在一起的树枝,紧密相连,表达了兄弟间的深厚情感。接着,“生为同一气,殁为永别离”两句,从生前的共处到死后的分离,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离别的哀伤。

“谁言永别离,夜夜梦见之”则道出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即使在梦中也能相见,但醒来后却只能留下泪水。接下来,“梦见何所为,和乐如故时”描述了梦境中的温馨场景,仿佛回到了往日的欢乐时光,然而“忽觉各分散,泣下横交颐”又将人拉回现实,面对着离别的残酷。

“中堂理单篪,声悲不能谐”写出了家中为怀念逝者而举行的仪式,音乐悲凉,无法调和。最后,“绵绵而弗忘,中自长相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思念,这份情感如同细水长流,永不消逝。

“谢子笃天伦,梦感著声诗”是对友人朱四智的赞美,他深谙亲情,通过梦境激发灵感,创作出这首感人至深的诗歌。“因之名我轩,恒用著所怀”则表明了诗人将此轩命名为“梦草”,以此寄托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兄弟情谊的描绘,展现了生命中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同时也歌颂了对亲情的珍视与怀念。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听艾仲宣弹琴

公子散烦襟,留客抚清琴。

一弹黄鹄操,再鼓阳春吟。

洋洋发冲响,泠泠谐素心。

非今同胜会,谁闻奏雅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沈教谕奔丧归闽

禄养欣有遂,何言奄弃兹。

哀哉风树怀,百折不自持。

列帷辍弦诵,岂但蓼莪诗。

晨起饯旋归,烟波满川泜。

徘徊一顾望,忧人益增悲。

谅感天地恩,宁为悲别离。

须臾为千里,缅焉安可期。

唯应问业者,恻恻此江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邓秀才寒翠轩

清轩大江畔,前有竹松林。

萧条霜雪时,爱此碧森森。

窗中看掩映,席上对阴沉。

非将玩适重,岁暮可论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太乙真人莲叶舟图

至人乘汗漫,遗世若虚游。

不假桂为楫,飘飖一叶浮。

仰观天宇澄,俯视洪波流。

茫茫荡无垠,泛泛任去留。

富贵多忧虞,仙道我所求。

弱流倘共济,从之览十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