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其五)

纤腰瘦尽减罗衣,转瞬而今景物非。

断续砧敲明月冷,凄清虫语晓星稀。

烟横古木疑云护,风卷残丝若絮飞。

惆怅玉关秋已老,红芳绿晕久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纤腰瘦尽减罗衣”,通过女子的身形变化暗示季节更替,以及岁月对人的影响。接下来,“转瞬而今景物非”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昔日的美好不再。

“断续砧敲明月冷”描绘了秋夜的寂静,砧声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冷清,暗含了孤独与寂寥。“凄清虫语晓星稀”则通过虫鸣和稀疏的晨星,渲染出一种凄凉的秋晨氛围。

“烟横古木疑云护”运用了比喻,将袅袅炊烟比作云雾环绕古木,增添了神秘感,也暗示了世事如梦的虚无。“风卷残丝若絮飞”则借风中飘散的丝絮,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惆怅玉关秋已老,红芳绿晕久相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边塞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久违的惆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89)

费墨娟(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其六)

黛眉消尽倩谁怜,摇曳西风绾暮烟。

几欲随君姿态袅,那堪催我恨愁绵。

阳关唱罢思千里,汉苑春残又一年。

且待来时消息好,青光点染画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思乡

满腹牢骚暗自伤,燕云吴树路茫茫。

思亲步月常流泪,忆弟看花总断肠。

音信久稀鸿迹杳,家山远隔别情长。

何时得叙天伦乐,把酒西园话石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日有感

一番新雨长兰芽,春到人间万物华。

愁里看书消岁月,闲来吟句作生涯。

风波惯历凭他起,宝贵无求任世夸。

性僻只因难入俗,那堪贫病又交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暮春抒怀

九十韶光一掷梭,那堪春色又蹉跎?

却无乐地消愁癖,剩有残书遣病魔。

几树绿杨啼鸟急,满庭红雨落花多。

东皇惆怅难留住,顿冷吟窠懒细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