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水龙吟·中秋夜同息厂登台玩月》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郭则沄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登高赏月的情景。诗人以“一台稳占高秋”起笔,形象地展现了自己在高台上独揽秋意的豪迈之情,将月夜景色与词人的文人情怀紧密相连。
接下来,“秋情祗许词人领”表达了词人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受,认为只有词人才能真正领略这秋意浓厚的月夜。接着,诗人通过“华镫尽处,碧云都敛,玉蟾孤映”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穿透云层,孤独地照耀大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
“去雁关河,啼乌城阙,苍茫天迥”借雁过河、乌啼城,展现出辽阔的天地间,月亮显得更加孤独和遥远。然后,“睇琼楼前路,笙歌飘断,空吟遍,凉星影”描绘了月光下的楼阁,远处的笙歌渐行渐远,只剩下词人独自吟唱,感受到凉意和寂寥。
进入下片,“偏是孤酲易醒”表达了词人在月夜中易被触动情绪,倍感孤独。他面对西风、繁霜,心中充满愁绪。然而,即使如此,他仍能欣赏到“瑶宫此夜,霓裳残舞”的美景,疑惑这舞蹈是为了谁而精心准备。最后,词人想象自己在月光下洗涤尘埃,俯瞰广阔的世界,期待着能与爱人共乘白鸾,飞向那仙境般的蓬莱山顶,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快乐。
整首词以中秋月夜为背景,融合了词人的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词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