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学洙为悼念外舅刘西翰先生所作的《哭外舅刘西翰先生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缅怀之情。
首句“西台恸哭血沾巾”,以“西台”点明地点,暗示了刘西翰先生的离世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以至于泪水沾湿了衣襟。接着,“百结麻衣剩一身”描绘了诗人穿着麻衣,象征着丧亲之痛,只剩下孤身一人面对生活的凄凉景象。
“地北天朝抛骨肉,魂来梦往傍君亲。”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逝者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即使在生与死的两极,诗人的心灵依然与逝者相连,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中,都渴望能陪伴在亲人身边,表达出对逝者的不舍和怀念。
“孔融收系无完卵,张俭流亡少故人。”这里借用历史典故,将刘西翰先生与孔融、张俭相提并论,暗示了刘先生在世时可能遭遇的困境或不公,同时也表达了对刘先生品格的敬仰与怀念。
最后,“支遁峰前聊寄迹,此生长作宋遗民。”诗人以支遁峰为寄托之地,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逝者,长眠于此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某种意义上与古代的宋朝遗民有着相似的心境,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依恋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