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首(其八)

蓺菊庭阶下,草盛菊不蕃。

物性各有时,勿怨雨露偏。

严霜被萧艾,始见金英繁。

托形寓宇内,荣悴非一端。

穷达安所遇,庶以全吾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与杂草的对比,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命运的深刻理解。

首句“蓺菊庭阶下”,点明了诗的主题——菊花。菊花在庭院的台阶下生长,暗示着它虽处于优越的环境之中,却并未得到良好的照顾或培育。“草盛菊不蕃”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生长环境的问题,杂草丛生而菊花却未能繁茂,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着,“物性各有时”一句,诗人开始探讨生命的自然规律。他认为万物都有其生长的季节和时间,菊花与杂草各有其存在的意义和方式,并非只有繁茂才是价值所在。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和对自然秩序的认同。

“勿怨雨露偏”则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态度,提醒人们不应抱怨自然给予的不公,而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接受并适应环境的变化。

“严霜被萧艾,始见金英繁”通过描述严冬中萧艾(一种草本植物)的凋零与菊花的盛开,进一步强调了不同生命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菊花在严寒中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丽。

最后,“托形寓宇内,荣悴非一端”总结了生命在宇宙中的存在状态,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败,都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循环的哲学思考。

“穷达安所遇,庶以全吾天”则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意思是无论人生的顺境或逆境,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足,追求生命的完整与和谐,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与杂草的对比,以及对自然规律、生命本质和人生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自然秩序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宇宙和谐的追求。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诗十首(其九)

结发业坟典,志尚希古人。

区区守章句,坎壈愧此身。

洙泗道已远,伊洛行复湮。

岁月不我与,五十恐无闻。

君子贵达道,志士斯求仁。

形式: 古风

古诗十首(其十)

天地大无外,伊人处其中。

寸心具万善,上帝所降衷。

胡为汨利欲,扰扰昧始终。

修名不早立,甘与草木同。

圣贤亦何人,令德垂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杂诗四首(其一)

叔孙制朝仪,高论倾汉庭。

绵蕞习野外,礼乐何由兴。

东鲁致诸儒,两生独不行。

岂不达时变,阿世非人情。

周公昔制作,乃待治化成。

用舍固有命,出处良不轻。

形式: 古风

杂诗四首(其二)

昔有汉阴叟,抱瓮日灌畦。

凿隧入古井,功寡力巳疲。

桔槔暂俯仰,薄之乃不为。

区区叔世事,有械皆危机。

斯人不可作,吾将谁与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