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挽词,表达了对黄公的敬仰与哀思。首句“省署捐华要”,暗示黄公曾服务于重要的官署,但后来选择放弃世俗的荣华,转向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契合。“山樊适性灵”进一步描绘了他投身于山野生活,追求个性自由和精神上的满足。
“身齐漆园吏,人授济南经”两句,将黄公比作古代的漆园吏庄子,以其超然物外的态度和智慧著称,同时又暗示他传授儒家经典,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物。“紫气龙泉掩,玄堂马鬣扃”描绘了黄公隐居之处的清幽,龙泉象征着他的高洁,玄堂则寓指静谧的居室,马鬣则暗指墓地,表明他已经离世。
最后两句“年年椒糈奠,图象在丹青”表达了后人对黄公的怀念,每年都会祭奠他,他的形象被永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和画像中。整体来看,这首挽词以简洁的语言,深情地追忆了一位品德高尚、志趣高洁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