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朗司务韵

少抱经纶才,胸中尽奇策。

道义贯天人,文章兼六籍。

剑指星斗寒,气吐虹霓赤。

屈宋声先驰,董贾名赫奕。

作书献君王,曾得兼俊宅。

五载司空阶,见者浑落魄。

一朝慕一疏,归作鸱夷伯。

寻山友鹿麋,闭门谢宾客。

偃仰天地宽,吟咏山水碧。

急流涌泉谁,我为公喜怿。

甘心拜下风,上书乞恩泽。

归骨返故庐,杯酒散愁惕。

草衣度终年,斗室不为窄。

借问千古人,不知谁玉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和朗司务韵》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其文笔流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少抱经纶才,胸中尽奇策”,开篇即点出诗人自谦的才华与策略,暗示其虽未显赫于世,但内心充满智慧与远见。接着“道义贯天人,文章兼六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道德与学问的深厚,以及其作品的广博与深远影响。

“剑指星斗寒,气吐虹霓赤”描绘了诗人的精神风貌,如同剑指苍穹,气吞山河,既表现了其坚定的意志,也体现了其豪迈的气概。接下来“屈宋声先驰,董贾名赫奕”则以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屈原、宋玉及政治家董仲舒、贾谊为例,表明诗人对其成就的敬仰与追求。

“作书献君王,曾得兼俊宅”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与重用,同时也暗示了其在官场的尝试与挫折。“五载司空阶,见者浑落魄”描述了诗人五年的官场经历,期间可能遭遇了种种困难与失落。

“一朝慕一疏,归作鸱夷伯”中的“一疏”可能指的是汉代的疏广,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决定辞官归隐。“寻山友鹿麋,闭门谢宾客”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宁静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

“偃仰天地宽,吟咏山水碧”表现了诗人归隐后心境的开阔与自由,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获得了心灵的慰藉。“急流涌泉谁,我为公喜怿”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满足与喜悦。

最后,“甘心拜下风,上书乞恩泽”可能是指诗人虽然归隐,但仍心系国家与人民,希望有机会再次贡献自己的力量。“归骨返故庐,杯酒散愁惕”描绘了诗人最终回归故乡,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草衣度终年,斗室不为窄”则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与满足。

“借问千古人,不知谁玉石”以疑问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思,以及对后世评价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种花

灼灼园中花,念我初种植。

杖藜遍九垓,搜捡穷目力。

偶自赤城回,沿山看苍壁。

山中草木荒,百卉无颜色。

因过山人家,山人供酒食。

出自傍舍花,有眼初未识。

异香世不传,秀色天上觅。

回视桃李姿,相去岂千亿。

徘徊举相赠,得之如珙璧。

持携自千里,敢为辛苦惜。

开我南山囿,甃以端溪石。

树之白玉盘,摩挲自朝夕。

栽培任沃瀼,灌溉还膏液。

生意初勃然,月异而岁易。

垂青两相顾,长寸犹望尺。

视彼若忻然,谓我得所宅。

期以百年间,相看共头白。

那知如愿少,至宝难收拾。

慢藏终诲盗,毒手劳相逼。

去时若低回,出门若珠滴。

无情亦有情,入念已切骨。

一朝远别离,谁能灭心迹。

望望不复回,行行竟悽恻。

可怜天上姿,今作人间物。

百草同妖妍,众芳等俦匹。

摩尼委粪坑,沆瀣投沟洫。

天亦不管人,浮云变苍黑。

嗟哉此何言,老矣中怀窄。

形式: 古风

贞女吟

妾生阅数龄,有志古人风。

侧闻窦氏女,死事厓壑中。

明心照寒潭,烈气横苍空。

淑慎遵姆训,贞懿安贫穷。

奈何恶少年,一朝肆狂凶。

淩我至毒手,惧我飞霜锋。

顾我冰雪姿,岂汝墦壤同。

顾我金石操,岂汝犬彘从。

誓将此心曲,淩寒比高松。

誓将白玉躯,不与尘埃封。

坚志如重城,三军莫能攻。

寄语犷徒党,徒尔心忡忡。

汝为泉壤蚓,我为天上龙。

今生有时尽,再世难相逢。

形式: 古风

自咏

老夫半岁不出门,斗室兀坐天地宽。

瓦瓶不脱二斗粟,老菜一根三日餐。

冬天气寒风飒飒,幸有木绵粗布衲。

何人笑我贱与贫,留得馀资供伏腊。

渊明不免乞食时,我生岁月长无饥。

渊明有子不识字,儿今读遍千家诗。

颜回短命三十二,我已行年四十四。

古来贤豪各如此,敢不低头拜天地。

形式: 古风

暴虎歌

毋暴虎,毋暴虎,虎亦天生不可侮。

依山负隅作咆哮,一怒风生鸣雷鼓。

有牙类戟爪如钩,无翼能骧亦能舞。

山灵石怪助凶威,妖狐弱狼为奴虏。

汝能有力如孟贲,汝虽有足如夸父。

引手莫能扼其吭,张拳莫能脱其距。

齐人之众不敢撄,攘臂下车笑冯妇。

曾闻千兵与万弩,反成嚇倒卧泥土。

赤身直欲犯其锋,何异饷肉饱其肚。

毋自苦,毋自苦,汝有妻孥与父母。

饥餐渴饮足聊生,竟自投生亦何补。

我知天道久应还,此物终须雷一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