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听.过北邙

落日荒荒。羸马西风度北邙。

但见寒鸦古木,衰草平原,残柳长岗。

累累高冢卧斜阳。知他是、何朝何代何卿相。

展转思量。荣华富贵,古为今样。终岁奔忙。

十度驱车过北邙。

当时朱颜绿鬓,如今短发萧萧,古貌苍苍。

五十年一枕梦黄梁。到醒来、回首堪惆怅。

世路茫茫。山河如旧,人情新样。

形式:

鉴赏

这首明代韩邦奇的《驻马听·过北邙》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凄凉景象,通过北邙山这一历史名胜的背景,寓言人生的无常与世事变迁。"落日荒荒"四字,渲染出夕阳西下、大地苍茫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羸马西风度北邙",疲惫的马匹在秋风中穿行过这片埋葬无数王侯将相的陵墓区,象征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个体的生命却如过客般匆匆。

"寒鸦古木,衰草平原,残柳长岗",这些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荒凉与衰败感,展现出自然与人事的沧桑。诗人感慨"累累高冢卧斜阳",暗示无论曾经多么显赫的人物,最终都化作尘土,回归自然。

"知他是、何朝何代何卿相",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平等,不论身份高低,最终都将面临同样的结局。接下来的"荣华富贵,古为今样",揭示了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主题。

"十度驱车过北邙",诗人多次经过此地,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个人的衰老,"朱颜绿鬓"与"短发萧萧,古貌苍苍"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叹时光无情。

"五十年一枕梦黄粱",以梦境比喻人生,短暂而虚幻。最后,诗人以"回首堪惆怅"收束,表达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深深感慨,"世路茫茫"和"人情新样"则揭示了社会人事的变迁,让人深思。整体上,这首词以北邙山为载体,寓言人生,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70)

韩邦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生草.晋阳怀归

晚霜遥、玉垒寒,晚云多、金台迥。

想莼鲈、禁不得西风动。对莺儿、弹不出南薰弄。

望烟霞、丢不下东山景。急归来、却早是白头人。

到此时、看破了黄粱梦。

形式:

题阙

又不是、贪山水,又不是、爱神仙。

人家筵席,也终须散。諕杀人、鹤唳华亭叹。

愁杀人、鸟尽淮阴怨。聪明人、须早过是非关。

英雄汉、挑不起功名担。

肯排山、山能撼,肯倒海、海可翻。

只是我、意儿里不要紧。心儿里懒。

没来头、无限闲拘管。不中用、多少闲文案。

黄石桥、收了子房编。玉门关、挂起班侯剑。

我本是、钓鳌人,做不得、攀龙客。

千万般、怕负了皇恩大。二十年、偿不尽经纶债。

两三翻、空惹得青山怪。归来一啸,海天空醉时节。

还觉得、乾坤窄。洛阳桥、春柳新,岳阳楼、阴风动。

蔓草长、休迷了渊明径。华峰高、还寻著希夷洞。

五湖深、系不住陶朱艇。养閒身、猿鹤伴丹青。

铸衰颜、龙虎蟠金鼎。

你看那、三杰忙,你看那、四皓闲。

汉家青史,都把名儿显。白楼绿柳,是吾家苑。

渭滨河曲,与渔樵伴。对知音、还取古琴弹散。

幽情细把羲经点。

形式:

朱履曲.思归

我也曾,披金甲、坐镇玉关。

我也曾,步玉阶、侍讲金銮。都是一场傀儡,闹喧喧。

也未必山林好,也未必省台安。

得抽身,便宜了千千万。

形式:

新水令带过折桂令.秋思客

窗风雨苦潇潇。几番将、离魂惊觉。

晚沙秦苑迥,秋水灞陵遥。极目迢迢。

又天涯一夜晓。短发彫、搔病不相饶。愁不相饶。

为病多、减了酒量,为愁多、瘦了诗腰。

酒量减,刘伶潦倒。诗腰瘦,庾信萧条。雁下空壕。

叶落庭皋。不晓事、草砌寒蛩,夜深时、絮絮叨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