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塍间白水细无声,日暖泥融草不生。
似恐田家忘帝力,多差使者出催耕。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村的田园风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农事的和谐共生。
首句“塍间白水细无声”,描绘了田埂间的流水潺潺,却静悄悄地流淌,仿佛不愿打扰这宁静的春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流水以生命,使其成为春日山村中的一道生动景致。
“日暖泥融草不生”一句,通过温暖的阳光和融化的泥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然而,草木并未立即生长,这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似恐田家忘帝力,多差使者出催耕。”这两句诗则揭示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与担忧。他似乎在担心农民们可能忘记了皇恩浩荡,因此特意派遣官员下乡,催促农民们开始耕作。这种担忧中蕴含着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皇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村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农事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旋舂红稻始经镰,新煮黄鸡取次甜。
无慕无营人自乐,莫将西子愧无盐。
升平事业苦匆匆,未信浮名到底空。
保用橐驼朝塞外,试听碌轴语场中。
贫贱终身未要羞,山林难处便堪愁。
近来南海波尤恶,未许乘桴自在游。
世上升沉都梦里,春来强健斗樽前。
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