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宁静景象,诗人妙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和谐之美。
首句“林畔低烟豁”,描绘了雨后林边烟雾逐渐散开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豁”字生动地表现了烟雾消散的过程,为全诗定下了宁静而略带空灵的基调。
接着,“斜光草露轻”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后光线柔和、草叶上露珠轻盈的场景。斜阳的余晖洒在湿润的草地上,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也营造了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
“虚窗停薄暑,独坐拥馀清”两句,通过描写关闭的窗户阻隔了炎热的暑气,以及独自一人享受着这份清凉,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这里的“馀清”既指窗外的凉爽空气,也暗喻了心灵的清凉与宁静。
“云去渐无影,泉多自有声”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山间,云朵渐渐散去,留下一片蓝天;泉水潺潺流淌,自成一曲自然之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由。
最后,“起看江上夜,新月白微生”描绘了诗人起身远眺,只见江面上升起一轮微白的新月,这不仅是对夜晚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升华。新月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悟。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