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驻道中

蹲鸱用事谢黄独,木奴弄色陵乌椑。

落日人行桑柘里,西风雁过稻粱时。

故山秋晚正如此,游子天寒何所之。

一笑沙禽忽惊去,水边的皪早横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田间的蹲鸱势力大,压倒了乌椑这小木奴。
夕阳下行人穿行在桑柘间,西风吹过,大雁飞过稻梁丰收的季节。
故乡秋天傍晚景色如此,远游的我在这寒冷天气将要去向何方。
忽然听到沙禽的笑声,它们受惊飞走,水边的柳树已早早挂满新叶。

注释

蹲鸱:一种植物,这里比喻势力强大的人或物。
乌椑:小木奴,可能指某种树木果实。
桑柘:两种常见的树木,桑用于养蚕,柘则可做木材。
雁过稻粱时:秋季大雁南飞,稻粱成熟的时候。
故山:故乡的山。
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
一笑沙禽:沙滩上的鸟儿发出的笑声。
水边的皪:形容柳树新叶初生,光洁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行人、雁过的田野景象,融入了对故土和游子的深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如蹲鸱、木奴、桑柘等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宁静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

“落日人行桑柘里,西风雁过稻粱时。”这一句尤为精彩,不仅写出了秋天的景色,更透露出农事的丰收和季节的变换。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故山秋晚正如此,游子天寒何所之。”这里,“故山”二字,充满了诗人的乡愁,而“游子天寒何所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游子的关切和担忧。这两句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对情感的抒发。

最后两句“一笑沙禽忽惊去,水边的皪早横枝。”通过描述鸟儿的惊飞和树枝的摇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是对故土情怀和自然美景的一次深情寄托。

收录诗词(1)

王显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闾大夫赞

爱国忧民感慨深,沅湘浩浩魄沈沈。

怀沙哀郢成何事,日月争光只此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三衢纪所闻

青幕红裾忠懿孙,如今流落不堪听。

丹书铁券山河誓,却与春闺赎滥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中秋

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

书册根边无一事,任他风雨送凄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书补之梅

玉质敷腴宫样妆,风流终愧水云乡。

一村飞落人间世,添却逃禅百倍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