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眼昭昭洞九流,此心天地一虚舟。
浮云得失关何事,要识梅亭对柳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的《卢滩杂兴五首(其三)》。诗中,诗人以"道眼昭昭洞九流"开篇,形象地描绘出自己洞察世事的智慧之眼,如同照见世间万物的源泉。"此心天地一虚舟"则表达出诗人超脱物外的心境,将自我比作在天地间漂泊的轻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浮云得失关何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看淡世俗荣辱,不被得失所累的人生态度,认为这些如过眼云烟,无关紧要。最后,"要识梅亭对柳洲"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梅亭与柳洲相对,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高洁品格和恬淡生活,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比喻和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不详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火照寒沙雪欲流,恍疑身在剡溪舟。
蚩蚩横目无真色,刚道神仙在十洲。
蛙声两岸夹溪流,漫漫澄潭夜进舟。
火照寒沙翻作白,直疑浮雪满汀洲。
新岭归来整一年,老夫心事只依然。
何曾碍却家常饭,国史宏纲手自编。
白云岩下古株枫,洞洞从根透顶空。
认得自家真面目,逢春叶绿到秋红。